“家门口买1元菜,每天能省四五元,一个月就能省100多元。”1月16日,太原市北营街道灯泡社区居民张原生老人告诉记者。由于该辖区集中了一些破产的老企业,居民消费能力相对较低,加上交通不便,商贩不愿意来,能够买到新鲜便宜的蔬菜一直是社区居民的心愿。小店区***经过调研,于去年夏天与社区一家蔬菜店达成协议,通过产销对接建立起“一元菜”经销点。
目前,小店区按照15分钟便民服务圈规划,已建成50个平价菜店,是太原市平价菜店数量*多的区。记者在小店区***看到一本平价菜店与体育路市场蔬菜价格比对表,去年6月13日生菜一栏的价格显示,体育路市场的价格是每公斤2元,而汽造社区的价格仅为0.8元/公斤,当日大马社区20种蔬菜的均价低于体育路市场24.45%。
“我们对平价商店的蔬菜要求超过国家标准,要求达到‘326’标准:日常经营蔬菜品种达到30种以上;20种蔬菜均价低于农副产品市场同品种均价20%以上;开展‘每日6种蔬菜一元*’惠民活动。”小店区***局长范培红告诉记者。
太原市从2012年在全省**开展平价惠民商店建设,当年建成85个。2013年,推出平价蔬菜直销车,推进产销对接,当年确定117个合格商店。去年,在中低收入群体相对集中的社区开展“6种一元菜”活动,去年底已惠及省城168个社区居民。
太原市委、市**高度重视平价惠民商店这一民生工程,2013年发放补贴104.5万元。将平价惠民商店建设管理资金列入财政预算,预算金额500万元,其中去年初对117个平价商店发放补贴222万元,去年10月对日常管理运营规范、优惠农副产品销量大、稳价惠民社会***的90个蔬菜类和粮油类平价惠民商店给予运营补贴95万元。
户:种什么**难卖菜也**难
为什么有些社区有平价菜店,有些没有?针对居民疑问,太原市价调中心主任史嵘告诉记者:“我们是按照 ‘大中型社区周围6平方公里内建设1个以上固定或流动平价惠民商店’的要求,坚持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相对集中、群众买菜不方便的社区,如山针社区、九院小区、江阳社区等。”
太原市因地制宜建设平价惠民商店,除社区平价商店、大型超市平价销售区、农贸市场平价销售摊位等常见的模式外,针对主城区内固定商店选址难、房租等运行成本高困难,2013年推出平价蔬菜直销车。从目前24台蔬菜直销车运行情况看,该形式可更高程度让利于民,日均销售蔬菜1500公斤以上。此外,网络平价直销平台悄然兴起,“优社优家”电子商务平台立足迎泽区,受到广泛关注。
“之前的菜是送到河西综合批发市场,现在由于减免了各种税费,一车5吨重的菜可以省下500元到1000元,公司的收入不降反升。”负责小店区50家平价商店配送的太原市鹏飞种植公司总经理张鹏飞告诉记者。
针对分散经营主体市场竞争力不强、产销对接不**、风险承受能力低的问题,太原市注重引导平价商店向规模化发展。2013年度考核合格的117个平价惠民商店,全部由生产基地直接供应(采购)。规模化产销对接解决了农民种什么 “计划难”、收获时“卖菜难”的困难,增加了农民收入。
“平价菜店哪几种菜卖1元,旁边的菜店也就高个一两毛。”长*路一社区居民蔡先生说。由于平价农副产品价格低于当地同类市场15%或20%以上,有效拉动了太原市农副产品价格稳中有降,对稳定全市“菜篮子”价格产生了积极作用。
府部门:继续深化产销对接严格准入退出制度
在市场经济下,**号召建平价惠民商店,并用价调基金适当补贴,是否是一种干预行为?针对这一质疑,范培红认为,若说有影响也只是影响了经销者的**环节中的一些利益,并没有影响两头的利益,即消费者的利益和菜农的利益。
“因为平价菜所服务的人群多是低收入人群,且一个社区只限定一个,**补贴让利的是这部分人群。**补贴,购买低价菜,保障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这在国外也很普遍。”范培红说。
“三针社区有个大的批发菜市场,不会因为平价菜店的出现就有摊主干不下去。中辐院平价菜店旁既有超市又有菜市场,一直共存着。长*路一社区,平价菜店与普通菜店紧邻,也没有影响到人家关门。”张鹏飞告诉记者。
在1月20日召开的太原市平价惠民商店建设管理推进会上,记者获悉,今年太原市将全面推行电子收银,深化产销对接,提高平价惠民商店的运营质量,尤其要保证“一元菜”的品相,着重在中低收入群体相对集中的社区、群众买菜不方便的社区建设平价惠民商店。
“稳定‘菜篮子’价格是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基础。2013年我们取消了19个平价惠民商店的资格,2014年又取消了12个。”史嵘告诉记者。今年太原市将继续严格准入退出制度,15种蔬菜优惠幅度必须低于当地同类市场均价15%以上、平价粮油肉蛋类价格必须低于当地同类市场均价5%以上,若达不到,责令限期整改而不到位的,立即取消平价惠民商店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