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房*先要择地。过去十分讲究,要请风水先生按四时八运生辰八字,来判定方位、地点和修筑日期。大多在春季大地解冻后、雨水尚少、农事不忙时动工。如果风水先生测定动土方向正是太岁所在方位,便要风水先生算一个太岁出游日来“偷修”,或等来年再建。假如按命相算只能盖南房,就不要盖正房,否则容易招灾惹祸,十分迷信,现在正在逐渐打破。
动工之日要面向测定的神祗方向摆香炉供品,在院里挂起一块红布燃黄表叩头,举行仪式,告知神灵,俗称“破土”。在定襄一带,传说土条蛇就是土神,在破土之日看见土神,如有蛮横之人斩打土条蛇,来日不是伤筋断骨,便要五官伤残。
打地基俗称“打夯”,“打硪”。在挖开的壕沟里一层层垫上石灰土,一层层夯实。农村的打硪是一项沉重而壮美的劳动。十来个青壮男子赤胸露背,在悠扬激越的喊硪号子声中齐心用力、稳扎稳打,观看的人很多,目的是欣赏喊硪的领唱人的才华。**之中,唱硪的人见人唱人,见事唱事,编的词通俗生动,惹人喜爱,使打夯的人**高昂,步调一致,干劲十足。打到*后,随着喊硪的节奏便由慢变快。过去每到春季,几里外便可听得到这高昂悠扬的硪歌,人们为了观看打硪听硪歌而误了吃饭、误了下地。
木构平房是在墙基打起就要起架上梁的,俗称为“立架”。人们多在打基之前就请来水工整饰木材,开铆开槔,按房间布局尺寸做准备。主柱支架固立好后大多要举行上梁仪式。仪式在中午举行,届时请人在中梁画八卦、系红布、捆匝红筷、酒盅等,贴吉祥对联如“竖柱喜逢黄道日、上梁正遇紫微星”,迎门的墙上贴“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木工**傅小心地放稳大梁后,便烧纸焚香放炮庆贺。其时亲戚邻居们还要蒸了白面花馍、带烧酒、黄表来扶梁庆贺。中午主家设酒席招待匠人、亲族和扶梁者。
有的地方叫“铺椽”、“贯椽”。过去用铁匠打制的四棱长钉。椽分前批椽和后批椽。前批椽选粗细匀称质量坚韧的钉子。椽摆好位置,木匠先用引钉打钻出钉孔,再钉入铁钉子。椽的前面横钉一根叫“上好椽、铺上栈帘,再用和上麦秸的稀泥抹顶,有的地方叫“按栈”。这是盖房中*紧张的一项工程。小伙子们光脚下泥盘,边刨边踩,光着脊梁,头顶烂草帽,用长柄泥叉或泥耙往房顶上搭泥,房顶上小工们奔走如飞地运泥,**傅左右开弓挥舞抹刀抹泥。不管是几间房,都要一气干完才吃饭。中午主人家要用干粮犒晌大家。第二天一早半干时上房踩实。干透后,是平房的再加泥抹灰,是瓦房的加引泥压瓦统脊,这房子的主体工程便算完成了。淋沿”的木条,用以固定和保护椽头。
房屋建好后,新麦上场,很多地方要磨一斗麦子、蒸大贡、炸油花、烧香烬纸、贴黄联,诚谢神灵,保护新宅平安落成,安请土神回新宅居住,俗称“谢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