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下午好!一提起那些援助**的**友人,大家可能都会瞬间想起白求恩、柯棣华。不过子渊今天要和大家介绍的是位颇具**色彩的日本军人,宫川英男。出生于贫苦人家的他在念完中学后当了学徒,以为自己的余生都将在工坊里度过。然而在1939年,21岁的宫川英男却被强制应征入伍,随后与其他士兵踏上了侵华的道路。两年后的7月29日,宫川英男在一次战役中被俘,经过思想教育的他毅然加入八路军。
这位身材矮小的日本青年虽然看上去十分文弱,但性格却非常坚韧,宁可不吃饭也要拼命看书学习。随着思想境界的提升,再加上其贫苦出身,宫川英男对**主义越发认同,成为了一名**党员。在日常生活中,他把节约下来的*都拿来为同志们改善伙食,自己的衣服却打满了补丁。
1943年,日共**冈野进组织成立了反战同盟会,宫川被派往济南长清县从事敌伪工作。*开始,宫川在传单上写着诸如“不许打士兵耳光”、“士兵也是人”的口号,期望以此激化官兵之间的矛盾,果然收到了效果。为增强宣传效果,宫川还会在传统节日时写一些煽情话语来动摇军心、感化士兵。当然,他也会和同事李洛夫一起在夜里潜到日军据点附近,用喇叭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很快,一些日本士兵就拿着宫川编写的宣传材料向我军投诚。
为了稳定军心,日军派出了大量人手围剿敌工队,还高价悬赏宫川的人头。1945年6月9日,宫川正在官庄村休息,由于之前长期超负荷工作,宫川这一晚睡得很沉,醒来才发现村庄已**被敌军包围。宫川赶忙躲在草垛之中,而他的战友李洛夫则藏在农田里。
随知日本士兵竟举着刺刀仔细搜寻,眼看就要搜查农田了,宫川从草垛中挺身而出,向敌人连开数枪后自尽,李洛夫则逃过一劫。扫荡结束后,宫川被日军带回万德车站掩埋。21日晚,宫川生前的战友们从守卫严密的万德车站将宫川遗体徒手挖出,*化后郑重葬在了官庄村附近。1983年,长清县**出面将其迁入该县新落成的烈士陵园。
在此后的61年里,逃出生天的李洛夫一直记挂着这位特别的战友。为此,李洛夫每年清明节都会带着自己的儿女和孙辈为宫川扫墓献花,并且一直希望找到宫川的家人,向他们当面道谢。在弥留之际,李洛夫仍反复叮嘱女儿孙雁鸣要找到宫川家人。2009年,在日本友爱会的联系下,孙雁鸣正式与宫川的家人取得联系,她和女儿亲手将宫川骨灰洒在了富士山下。时隔64年,这位烈士重回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