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是中国人的文化内核,它绝不局限在学生时代,迈入职场后,面对层出不穷的时代变化,只有保持顺势而为持续学习的心态,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和压力。不同行业的职场**如何看待职场再学习?不同的企业如何对待员工再学习?前程**旗下**职业发展平台——****网近日开展了“职场再学习调查”,本次调查共有7432名职场**(工作2年以上,年薪10万以上)参与,其中,高层管理人员占10.6%、中层管理人员占50.6%、专业技术人员占31.8%,普通职员占7%。
职场**的再学习方式包括:专业技能证书考试(计算机、英语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注册会计师、心理咨询师等)、线上/线下的培训课程(管理技能、Office实用操作等)、阅读、在职学历教育(MBA、在职硕士/博士等)等。对于不同的年龄层,职场再学习的比例相差较为明显,*为突出的是而立之年的职场人士(26-35岁),除了在职学历教育之外,所有的再学习选项比例都高出其它年龄段,专业技能证书考试占比更是超过5成,26-35岁正是职场**的中坚力量,职场再学习承载的既是压力也是机会。
有转行计划成为职场再学习的*要原因,占43.7%,时代的变化反映到企业的运营上往往是业务模式的变化,旧的行业秩序被挑战,新的行业对于员工能力不断提出新要求,永远保持再学习的心态和行动,快速找到新的能力坐标才是职场生存的永恒法则。有4成以上的人为了充实生活/提升质量和习惯性而学习,还有超3成的人纯粹为兴趣爱好(诸如PS、H5制作、英语等)而学习,个人意识觉醒的年代终于让“学以致用”和“学而有趣”开始平分秋色。为了提高职场竞争力而选择再学习的比例不足两成,为了满足兴趣、乐趣而学习成为不可抵挡的时代潮流,同时也给企业的员工再学习计划提出了新课题。
75.1%的职场**选择自己所在企业会为员工提供职场再学习机会。其中,超8成(84.4%)的企业对再学习给予费用补贴,*普遍的是补贴50%及以上的费用,近一半(49.1%)。其次为补贴20%-50%的费用,全包的也达到了21.1%,可以看出,现代企业对人才的培训变得越来越重视,这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在提供再学习机会的企业中,超6成会为员工提供线上/线下的培训机会,包括海外学习培训、企业内部培训等。超半数(51.2%)会提供在读硕/博士高校名额,其次是组织员工学习计算机、英语等专业技能,占50.4%。提供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企业占比很小,仅2成,不到其他的一半,这跟岗位性质和要求有关,必须要考取职业资格证的岗位并不常见。
然而,企业是有所考量的,*普遍的是仅给高层管理人员提供再学习的支持,占40.4%,随后是仅提供给专业技术人员,占30.5%。面向所有员工的企业并不常见,仅占21.8%,还有少部分(7.2%)的企业实行选拔制,为**的员工提供机会。这种现象也侧面反应了”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
2017年截至目前,半年来职场**个人在职场再学习上的花费较为可观。只有3.7%的**表示没花过*,主要是企业提供免费再学习机会,自己额外没有消费。占比*大的花费是500-2000元,达41.1%。花了5000元以上进行再学习的**为9.5%,比如某些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在职硕/博士很花*,不过这并不普遍。
对比不同年薪层次的人群,职场再学习的花费差距较为显著。年薪30万以上的**,这半年花费在5000元以上的比例是其他各年薪区间的4-5倍,达32.8%,也是平均比例的3.5倍。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职场再学习方面也不例外。
超半数(50.3%)的职场**表示把职场再学习坚持到底,不仅获得新知识和能力,而且花了*并不希望浪费。然而,半途而废的人也不在少数,达到36.9%,一是职场再学习没有强制性,二是社会诱惑太大,半途而废这种事情屡见不鲜。甚至有12.8%表示自己从未开始学习,即使花了*也没能迫使自己学习,只图一个心里安慰。
在对职场再学习的态度方面,**们并没有呈现一边倒的趋势。支持的相对较多,为55.1%,他们认为再学习非常有必要,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对自己都有利。然而,反对的**也达到30.1%,认为完全没必要,浪费时间和金*,并没有好的结果。少数人认为是否支持要根据岗位来定,有些岗位确实有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各行业职场**对职场再学习的积极性差异较大,尤其是互联网和金融行业,比各个再学习方式的平均值(31.9%)均超出10个百分点,这与互联网和金融行业变化快、发展迅速密切相关。以下是高出平均水平的6个行业排行:
****网*席职业顾问赵争女士指出:作为职场**,不论是为了满足工作需求,还是探索自我和生活更多的可能性,职场再学习与我们的工作生活都息息相关。保持学习惯性,活到老学到老,让自己时刻保持对社会、生活、职场的敏锐头脑,有助于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而作为企业方,适应时代人心的变化,调整企业对于员工再学习的方式和手段,以灵活、走心的安排来吸引和保留人才,提高员工的战斗力,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