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每年的高考是不允许迟到超过15分钟进考场的,哪怕超过一秒都不行。每年都有因迟到15分以上而错过高考的考生,无论是家长还是路人们怎么求情,考生都无法进行考试,相关考务人员因此也被披上了”不近人情“的帽子。其实这样的规定看似不近人情,其实是大有学问的:
*先是的打破考场平衡,影响他人正常考试。高考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试,命运的转折点,参加高考的学生进入考场后或多或少都有些紧张,特别是在刚起笔做题的时候。这就需要一个调节过程,也就是进入考试状态,这个状态经过大数据分析后普遍是是在开考15分钟后,此时若是迟到考生来,必定是急匆匆的冲进来,瞬间就打破了考场的安静,扰乱了其他考生的答题思维与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了影响*终的分数,要知道高考哪怕是少考一分也是有可能是致命的。
其次,也是*重要的,为了公平公正,**作弊。现在的高考考卷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被盗的或者被启封的概率几乎为0,但是还是有两个环节是无法做到*****的。一是监考老师拿到试卷后,这个时候考卷是短暂的”自由“期,监考老师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哪怕不启封试卷也能看到试卷带中的内容,假设是三点开考,某监考老师2点50就将考试内容传输完毕,那边的”枪手组织“团队只需10个人便能在15分钟内能做完一套数学试卷,当然出现这样的概率是非常小的。那下一个环节就不一样了,那便是有些考生,特别的成绩差的,或者不想读大学的,带高科技摄像头进考场后,一般情况下能在考试前5分钟拿到试卷,正式开考前数据就能传输完毕,那边枪手们做题和传送答案的时间差不多也就是15分钟左右。因此迟到15分钟**入考场看似不近人情,其实大有学问。不管怎么考试规则就是考试规则,既然制定了就必须去遵守,凭实力答题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