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新绛古城内西侧高塬上坐落着****文物保护单位绛州三楼,即钟楼、鼓楼和乐楼。它们创建于宋元明三个不同朝代,造型、朝向也不相同,却相互对峙,形成一个聚合的礼制空间,极为罕见。经过近年来本体修缮和环境整*,绛州三楼为千年古城再添古韵雄风。
新绛县住建局副局长常新红介绍,近四五年来,新绛县累计完成投资六七千万元,整体搬迁了附近三所学校,搬迁安置居民157户,同时对绛州三楼周边环境进行了整*,**了衙坡、三楼甬道,建设了钟楼广场、鼓楼广场等。此外,国家投资约200万元对三楼及附近的绛州大堂进行了本体维修。
“钟鼓楼在古代是用来报时的,现在每天6点、12点、18点都会各敲一次。乐楼刚维修完毕,每年庙会要热闹三天,衙坡上铺上地毯,老百姓坐在地毯上看戏,上层演皮影戏,下层唱折子戏。”新绛县博物馆馆长刘媛媛告诉记者。
钟楼始建于北宋乾德元年(963年),现为明代遗构,内悬金天德三年(1151年)铸造的万斤铁钟。乐楼位于钟楼东北,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上下两层均可演戏;乐楼前有始建于隋代的青石坡道,俗称“衙坡”,坡中嵌有北斗七星石,故又称“七星坡”。鼓楼雄居衙坡之上,始建于元至正年间,现为明代三重檐歇山顶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