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西醋产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10年以前,山西醋的年产量为30多万吨,2013年达80多万吨,销售收入20多亿元……山西醋业近年来发展得不慢,但毋庸讳言的是,醋业作为一个产业来说,依然孱弱,其对于山西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微乎其微。
地理标志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醋”、中华***、中国****……山西老陈醋并不缺乏*一无二的产品品质,也不缺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不缺乏响当当的金字招牌,缺的是创新思维,缺的是市场占有率,缺的是品牌影响力,缺的是产业规模。
1 定价权好产品,咋能卖个好价*
“某品牌陈醋(袋装)350ml:1.50元;某品牌天然饮用水380ml×24瓶:32.90元,一瓶卖1.37元。”这是记者1月22日从京东·唐久网上大卖场采集到的价格。
在一袋醋的价格和一瓶饮用水相差无几的价格背后,是山西醋利润微薄的窘迫现实。一袋山西醋从原料、工艺流程、生产周期、投入人工、物流等成本之大,远非一瓶饮用水所能比,“低端醋微利,甚至不**”可以说是山西醋企公开的秘密。
山西醋“血拼”价格的状况,由来已久。据媒体报道,2006年,以500ml一瓶的醋为例,镇江恒顺香醋的销售价格在3—4元之间,而山西老陈醋的价格只有1—2元;2011年,山西老陈醋均价3000元/吨,相比江苏镇江恒顺香醋,每吨价格仍低2000元左右。“从理论上讲,由于生产地域的限制和生产工艺的*到,老陈醋具有****性,可以说是山西拥有市场定价权的产品。”山西某醋企负责人直言,产品同质化、企业单打*斗、行业内竞争惨烈……*终都不约而同地表现为价格的恶性竞争,*终导致山西醋业丧失定价权。
这一点,在市场终端也得到了佐证。在太原美特好超市:A品牌三餐醋160ml价格为5.9元、B品牌老陈醋180ml价格为5.2元、C品牌老陈醋160ml价格为5.4元、D品牌老陈醋160ml价格为5.5元……不仅包装相似,而且价格相差无几,普通消费者几乎无从辨别其差异性。
山西省醋产业协会有关负责人曾指出,影响山西醋行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在于“散”,行业集中度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发展。“只有走差异化竞争之路,山西醋企才能走出低端价格厮杀的泥淖!”一位业内人士建言,只有针对高中低端不同市场需求,采取不同的产品定位,山西老陈醋才能掌握定价的主动权,好产品才能卖出个好价*。
2 “国标”牌安内攘外,谁与争锋
“‘新国标’的实施,为山西老陈醋提供了一个安内攘外的契机!”1月20日,一位参与了山西老陈醋“新国标”编写的山西醋企负责人兴奋地告诉记者。
所谓“新国标”,指的是去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地理标志产品山西老陈醋》国家标准。与先前执行的旧标准相比,“新国标”亮点颇多:总酸度由原来的4.5度调整为6度及以上,并取消了保质期;原来的5项指标增加到10项,新增加的5项指标集中体现了山西老陈醋特有的属性特征等等。“不符合‘新国标’的产品,就不能再打‘山西老陈醋’的招牌!”去年“新国标”实施伊始,山西省醋产业协会会长曹文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截至2013年,全省醋企有200余家,“新国标”的实施,意味着山西老陈醋行业准入门槛的提高,不少粗制滥造的企业将面临淘汰出局的命运,而且会倒逼一些优势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醋企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将不可避免地拉动山西醋产业升级。
此外,“新国标”进一步规范了山西老陈醋的技术指标,更加突出山西老陈醋的产品质量和营养保健功能,将山西老陈醋与普通食醋和其他地域名醋区分开来,将大大有利于山西老陈醋区域品牌脱颖而出。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国标”,山西省醋产业协会还制定了两个配套的山西地方标准,即《山西老陈醋生产工艺规程》和《山西省酿造食醋感官评定方法》。“两个地方标准与山西老陈醋国家标准一并颁布实施,是山西老陈醋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山西省醋产业协会会长曹文杰表示,三大标准环环相扣,提高了对生产者质量行为的制约力和识别特色产品的鉴别力。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在市场竞争中,标准就是制高点,谁拥有标准谁就拥有市场话语权。只要打好“标准”这张牌,山西老陈醋安内攘外,占领市场,必定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3 营销战守正出奇,弥补短板
“不说不要,不叫不到,不给不要。”1月21日,在国内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山西品牌专家赵加积向记者介绍,包括醋企在内的山西企业家,暴露出来的是晋商的一个短板:缺乏品牌创意、缺乏传播意识、市场推广不舍得投入……
凉茶卖的是“下火”,红酒卖的是“健康”,“六个核桃”卖的是“补脑”……赵加积指出,山西醋企也曾推出过不少醋饮料,可大多在市场上籍籍无名,或无疾而终,一个致命的硬伤就是缺高端创意,定位出了问题,没有跳出醋的圈子。毕竟,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醋仅仅是一种调味品,而饮料则更侧重于给人以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满足或刺激。
在市场传播理论中,有一条“万物皆传播,不传播等于不存在”的法则。山西醋企在产品质量上下的功夫多,而在广告营销上往往小里小气,不舍得,或没实力投入。其中,固然有企业规模小、利润薄的因素,但关键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不能排除只要产品好就不愁卖的旧思想作祟。这种仍停留在“企业主导型”时代的老脑筋,在目前“消费主导型”的市场环境里,如何能赶得上趟!
2009年,山西省曾出台《关于促进山西醋产业加快发展若干问题的通知》,业内称为“醋八条”,其中**条就是支持山西老陈醋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山西醋企在央视、省外卫视等媒体开展品牌宣传,省财政对品牌推广费用给予10%—15%的补贴。据日前记者多方了解,在央视打过广告的山西醋企鲜有,在外省卫视投广告的也寥寥。不少醋企负责人对此的解释是“资金紧张”。
也有例外,那就是成立于2000年2月的紫林醋业。作为山西醋企中新生力量的代表之一,2006年初聘请知名影星徐帆做形象代言,投资上千万元进行整体形象策划、推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实现年产30万吨酿造食醋、10万吨醋饮料、5万吨料酒和5万吨高盐稀态酿造酱油的生产规模,年带动种植基地突破26万亩,带动农户9万户,农业经济效益实现30亿元,跻身山西老陈醋强势品牌阵营,并在全国调味品行业居于前列。“我们两年前已启动上市计划,目前正积极推进。”谈及资本运作,紫林醋业董事长罗建纯日前向本报记者透露。
此外,尽管山西醋企的销售模式多数仍然依循“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传统路径,但积极探寻新路的脚步正日渐加快,截至2012年末,山西省食醋行业在省外开办老陈醋专卖店218个,同比增长15.96%。
如果说在品质上“守正”,是山西醋业安身立命的根本,那么,在营销上突破窠臼,“出奇”制胜,才是占领市场赢得消费者的王道。
4 产业策 攥指成拳,合纵连横
“我国食醋企业的分布区域性特别强,基本上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大企业,小而散是整个行业的一大特点。”中国调味品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刘传刚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具体到山西同样如此。2006年时,全省约有1100家醋厂,近年来行业整合进程加快,逐步淘汰了不少,至2013年大约有200余家醋企,产醋约80万吨,销售收入20多亿元,除了东湖、紫林、水塔、宁化府等**阵营外,绝大多数仍属于小打小闹,比如晋中某知名醋企,其一年产销量仅为15000吨陈醋、2300吨老陈醋。
可以作为参照系的是,作为国内醋业老大、唯一一家在A股上市的醋业企业——恒顺醋业201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相当于山西醋企业同期销售收入的半壁江山。显然,光凭某一个企业单打*斗,山西醋企确实体量孱弱、身单力薄。“培育龙头企业,攥指成拳,走行业整合之路,是山西醋企的不二选择!”山西醋业一位资深人士坦言,不过,由于处于**阵营的几家山西醋企,品牌优势、体量、发展模式和企业实力差别不大,目前并没有能够一统江湖的企业,因此,协调各方利益进行行业整合的难度和成本不小。目前,亟需行业协会发挥引导、规范作用,通过市场演进的方式,实现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配置,让龙头企业在市场逐鹿中脱颖而出。
在产品创新上,山西醋企应避免跟风心理,跳出“扎堆儿”的怪圈,才能*大限度地避开因为产品同质化同类化,而导致的内讧式恶性价格倾轧。“山西老陈醋的产品形态,应该跳出调味品的固有思维套路,应该定位于生物医药产业!”在产业链的延伸拓展方面,山西多位企业界和政界人士提出了合纵连横的战略构想。因为,作为调味品,其市场容量毕竟不大,如果把老陈醋的产业链拉长,向上游可以带动种植业、运输业、包装印刷业,还可以带动小麦、玉米、高粱、豌豆、大麦等粮食收购储运加工业和制曲业,向下游可以发展醋饮料、医药用醋及日化醋、旅游业等,还可利用醋糟发展养殖业,进而带动农业循环经济……如此一来,醋产业的产值和利税将有望实现几何级地增加。
尤其是,在当前山西要做大“非煤产业”的现实语境里,作为山西名片的老陈醋产业,意味着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