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靖丰田华侨农场,有一家种猪场。它的创办者是被共青团福建省委授予“福建省**农村青年星****”和“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的农民养猪倌李浩然。在近20年的创业中,李浩然通过摸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农村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他的一些经验做法值得借鉴,近日,笔者就此进行采访。
毅然下海 小伙子养起猪
1997年,李浩然投入70多万元建成一座拥有1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猪圈、一套饲料加工流水作业线和集养殖、加工、办公于一体的山边种猪培育区,使养猪场一跃成为省、市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几年来,他不断更新经营理念,调整经营策略,先后4次对基地进行技术、设备更新,引进和采用现代化生产线,提高养殖质量和档次。目前,李浩然的漳州市丰侨农牧有限公司已拥有存栏母猪近700头,年向市场投放优良母猪1000多头、**商品猪1万多头,他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大王”。
综合利用 猪粪成“香饽饽”
“养猪—猪粪—沼气—发电—有机肥—绿色食品—养猪”,这是李浩然大力倡导的生猪养殖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下,猪粪的综合利用是一个主要环节。
在丰侨农牧有限公司,笔者见到,猪的排泄物被送至沼气厂的分解槽进行发电。“猪粪和槽内的劣质谷物等其他有机废物混合后,通过细菌分解产生沼气。随后沼气被‘吸’入发电机,产生电能。”李浩然说,“利用目前养猪场内2700头猪产生的粪便,年发电量可供1500户家庭用电,不仅足以维持养猪场运作,而且还可以把用不完的电能供应给附近的企业。”
如今,丰侨农牧有限公司所属的养殖场已成为福建无公害农产品(生猪)基地、省市两级城市副食品(生猪)基地、漳州市**直控万头猪场。公司还计划征地50亩,投资1800万元建设新的生物科技项目,从传统散养到标准化规模养殖,再到生态循环农业,实现低碳经济的“化茧成蝶”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