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食品街自2013年10月重新开业以来,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餐饮企业进入经营。食品街的生意又逐渐*了起来。但细心的市民发现,虽然在食品街能吃到全国各地的美食,但惟*山西特色小吃却****。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太原食品街外地餐饮品牌唱“主角”
近日,记者在太原食品街观察发现,只有杨记灌肠、雁同楼、晋韵楼、雪山冷饮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山西本土餐饮企业在这里经营。
在雪山冷饮厅的一侧,记者注意到,一家名为山西小吃城的饭店颇具规模,但记者进去看了一圈发现,真正山西本土的小吃****,多为四川、湖南等地的特色菜,给人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
记者注意到,食品街入口处虽然有导览图,但并没有将山西本土餐饮企业进行标注。如果不了解情况,外地游人很容易将其与其他外省餐饮企业混为一谈。
与本土特色鲜有露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路外地餐饮企业纷纷在食品街崭露头角。胡同烤肉、燕芳烤猪蹄、老北京卤*烧烤等外地美食店,既*足了人气,又鼓了腰包。
记者粗略统计,整条食品街上有近百家餐饮企业,而本地特色企业不足十家,剩余的全是外地品牌的餐饮企业。
据说,去年商务部的一位**来太原食品街调研,看了一会儿就皱起了眉头:“咋全是外地牌子呢?山西特色小吃在哪?”
上述说法从侧面印证了太原食品街已被“外来户”所统*。
本土商家想进驻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是我们不想去,食品街人流量那么大,对于**我们的品牌肯定是有好处的,但是成本太高,我们扛不起。”太原市清和元饭店总经理刘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食品街的重新开张对他们产生了*大的吸引力,但苦于成本问题,他们*终还是放弃了进驻食品街。
刘经理并没有向记者透露清和元铜锣湾店的房租是多少,但他表示,食品街的房租是他们的一倍以上。“这个价格我们根本接受不了,搞不好前几年辛苦积攒的那点*也全搭进去,总体来讲不太划算。”刘勇坦言,目前其所在的铜锣湾小区虽然偏僻了些,但经过多年的努力运作,目前已经有一大批忠实的食客。他认为,低成本运作符合他们目前的定位。
老鼠窟元宵店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平时的营收并不高,就靠元宵节等旺季带动销售。为了弥补亏空,他们自己的部分店面也在向外出租。“我们也想过去食品街扩大经营,但现在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管理方称定位**化
据了解,食品街管理方并未对本土企业抛出橄榄枝。“我们一开始的定位就是面向**化的小吃一条街,主要吸引全国乃至**的知名餐饮企业入驻。”作为食品街的运作方——太原市食品街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招商部的张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对食品街的定位就是**化的小吃一条街,所以积极引进外来的**餐饮企业,本土餐饮企业并不是他们引进的重点。因此食品街运行到现在,形成了外来户“主打”的现状。
张经理告诉记者,目前食品街共有各类型餐饮企业100余家,而这其中山西本土特色餐饮企业不超过10家。像杨记灌肠、孙二娘*锅、雪山冷饮等少数几家店是因为原本就在食品街驻扎,在食品街翻新的时候他们也加入了集体改造的行列,所以留了下来。
张经理说,他们也打算改变食品街本土特色小吃偏少的现状。他表示,目前食品街的所有餐饮企业均处于他们的考核范围内,根据打分,排名靠后的企业将会被劝退。一旦空出来房子,他们将视情况加大力度扶持山西本土餐饮企业入驻。
■链接——
外地小吃街多给本土特色“留地儿”
成都:作为在全国都叫得响的小吃一条街,成都锦里小吃街专门给成都乃至四川的小吃专门开辟了位置,保证至少有200家本土小吃企业,这一数字达到了整条街经营数量的近70%。
上海:上海城隍庙小吃一条街大力扶持本土特色餐饮企业,保留了100余种上海特色小吃,使游客不出城隍庙就能尝遍上海美食。
西安:西安大唐芙蓉美食园在扶植本地特色餐饮品牌上下了一番功夫,要求本土品牌至少得有50%的进驻率,游客在园内几乎能吃遍所有关中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