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婚俗:抹黑与抹红

2014-12-09来源 : 互联网

抹黑与抹红

在运城地区的运城市、永济县、芮城县等地,流行着一种奇特的风俗,那就是儿子结婚时,要给父母抹红和抹黑。在儿子生下小孩以后,也要给小孩的爷爷、奶奶抹红或者抹黑。这种抹红或者抹黑,带有一种喜庆色彩。

一般抹红或抹黑时,都由同辈人去完成,而不是由下辈、晚辈去给抹。同辈人抹时,男子给男子的同辈抹,女子给女子的同辈抹。

这种红的或者是黑的颜色,一般都比较随意。比如黑色,常常是用手在黑烟熏成的黑锅底上抹一把,为了避免被抹者马上洗掉,还常常要在手上沾些油,在黑锅底抹一把,再给同辈的脸上抹上去。

这种抹,常常是对方不太防备的时候进行的。比方说,张大爷的儿子结婚,李大叔前来贺喜,李大叔对张大爷说:“大哥,添喜了,你们家添人进口,喜事喜事。”就在说话中间,李大叔已经伸出带着黑的掺了油污的手,给张大爷抹了上去,趁张大爷不防备时已经完成了任务。

无论是抹红和抹黑,都有着开玩笑、添彩、增加喜庆的意味。这种民情风俗,也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一般来说,富不喜外,穷不嫌乡,重男轻女,族村自卫,是五台人的特性。五台人心地善良,为人忠厚,但不善于交际。农村中,男子同男子之间,女子同女子之间,多结有数友,俗称攀干亲。凡攀干亲的,男子称朋友,女子称实弟妹,对方的父母则称为老干和干娘。亲朋见面,多不握手,常以笑脸待之,问话则以“孩子发结庄稼好”为主要内容。若遇生客,谦恭之态则为礼,不娴寒暄之词,但尚微笑相迎,给人一种憨厚的印象。

跑场秧歌的*大特点是,群众熟悉,喜闻乐见,以简单的秧歌舞步,以划旱船的表演形式,以及*特的秧歌唱腔,在大庭广众之下民众同乐。

秧歌与旱船这种熔舞台唱腔与街头表演于一炉的红*活动,一般由两人为一组,多组在一起进行表演。一人坐船(扮女性),上半身露在船中,并饰以假作的装饰腿足,盘膝端庄,上身不动。下半身,则以秧歌碎步,行走游动于场中。另一人扮作老船公,手持船浆,摇橹于旱船之前,巧做各种划船的动作。在这种街头村间的活动中,无论是什么传统剧中的什么人物和情节,除去唱腔之外,都要以船行的形式,秧歌的舞步进行表演。每当节日之夜,船船互相穿插游动,闪闪的船头灯,伴之以锣鼓的乐奏,民歌的娓婉歌声,以及围观观众的赞叹声、叫好声,勾面出一幅幅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民俗画面。

铁棍、背棍、担棍、划棍

棍的民俗文艺活动,也是太原传统闹红*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棍”,无论是**的铁棍,一人肩背的背棍,两人肩抬的担棍,还是由四人抬起前后高低滑动的划棍,都是以棍抬人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文艺活动形式。只不过由其活动形置和形式的不同,而分别名之。

铁棍,又称为抬铁棍,是一种较为大型的棍式表演形式。其底为上好硬木制成的矮桌,高二尺余,长六尺许,宽五尺左右,桌面下两侧一丈八尺长的抬杆一根。木桌中心以铁制的芯子,穿桌面插入桌面之下加以固定,上分三或者两股插座。表演者站立于插座的脚蹬上,身与丁字形铁撑齐,从下至腰间用白布裹紧固定。凡有三股插座的铁棍,可站立三位表演者,凡有两股插座的铁棍,可站立两位表演者。在这些表演者中,技艺较高的扮演主角,居中而高的铁架上,稍次者则分列较低的两侧。一般的铁棍高度为四米,抬起行走时达五米,但是,高而不危,表演者只有站的高,才能被远处的观众看见。

在铁棍上进行表演的,多为十一二岁左右、眉清目秀、胆大心细的女孩子。她们分别扮饰古装传统戏剧中的巾帼**人物,较常见的有“穆桂英”、“白娘子”、“何仙姑”等等。早些年,铁棍上表演的也有一些十多岁的男孩子。他们分别扮演“老寿星”、“孙悟空”,动作较女孩子大胆而滑稽,诙谐活泼的表演,经常引得观众捧腹大笑。

铁棍的表演者虽在高高的棍架上,出尽风头,但是**的民间艺术家们并不是她们,而是在下面抬棍架和棍底的抬杆人。一般来说,每架铁棍有八个人抬着前进,这八个人都是棍艺**的中青年后生。他们身穿一色传统的服装,红布裹头,或白羊皮手巾罩头,腰系腰带,前结蝴蝶结、马蜂翅。行进时舞步缓行,闪动腰际,使长长的丈八余的抬杆上下漂浮晃动,左摇右摆。根架上的演员们便随着抬杆的漂浮摇动,翩翩起舞。棍上棍下,节奏一致,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地方习俗浓郁,表演气势非凡,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的享受,成为年节闹红*中,人人爱看的民间艺术表演。

说到背棍和担棍,乃是一种形式类似的棍式表演。

背棍,一般由两人表演。下面的男子汉肩背一种专制的三角形铁架,铁架下扎于腰,中搁于肩,上部为一个铁插座。上面的表演者,亦为八九岁的灵巧女孩。她站在三角铁架上的插座脚蹬上,三角架*上端的铁卡子卡其腰间。插座、铁卡和脚蹬,全用化妆的戏装包裹于里。一俟表演开始,背棍的青年后生,两腿略打弯,前后左右舞步前进,上面的女演员按下面的男演员所走的舞步,稍动腰际,轻甩两臂,手中的红绸缓缓,随着舞姿飘洒前后上下之间。

担棍,与背棍大体相似,难度却要大一些。它由三人进行表演,下面一人与背棍同,上面两人,一肩一人,故名“担棍”。其绑扎法除比背棍多一个三角铁架,多加一位表演者外,其它一如背棍。

背棍和担棍,往往是同一队表演,这是一种当地的习俗。这种表演队伍,一般为十人或二十人不等。他们按照既定的鼓点和步点在锣鼓喧天的伴奏下,或前或后,或左或右,穿插于人群中,奔走于乡间村舍,颇受当地人的欢迎。

至于划棍,多为棍式表演队伍的开路先锋。所谓划棍,乃是杠杆原理古老的应用。它由四个后生作为支点,抬起一根两丈余长的大抬杆,抬杆*末的下端,捆绑一块重物,抬杆*顶端为一个扎制的仙鹤、或龙、或凤,上面有三角铁架,铁架上用白布将一胆大的八九岁男孩坐缠于仙鹤等饰物上,身着剧中人的服装。而抬杆中间依前端饰物进行装饰。一待表演开始,划杆上下翻动,左右划出,表演者手持拂尘,前后左右甩打,一会儿与行人平行,一会儿高跃天际,惊心动魄,煞是好看。它往往是一大队棍式表演的先导,起着哄赶观众,为后面的演员开辟道路的作用。

早年的各种棍式表演,多用于祭神祈雨的祭扫活动。为的是取悦于龙王雨师,给人间降下喜雨甘霖。当然逢年过节,尤其是正月初十至十五的元宵节,也要出动表演,但为次之。直至解放后,在移风易俗活动中,才成为节日喜庆的俗成活动内容。

哑老背妻

哑老背妻,是太原人闹红*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形式。由一人表演。上半身女装假下肢,金莲小脚装在身背后,表演时左右摇摇。下半身男装,著披黄袍,右手拄拐杖,左手握制作的长颈哑老头,假头上戴着白毡帽。至于演员本人的面部,则化妆成哑老之妻的面孔,形同电视表演中的猪八戒背媳妇。表演开始后,上半身妻不动,并时时低头看着哑老(假头)的面部,两只假手按在老翁胸前,表示亲呢。而哑老(假头)则点头晃脑,神态憨滑,或大步前进,或小步扭捏。表演出寻路、过河、上山、下坡、观望以及关照老妻等一连串夸张、比兴的舞蹈动作。充分再现了当地的民间传说,黎民百性为观看天上洛阳桥神仙聚会时的盛况,哑老背妻争先恐后的赶路情景。

哑老背妻,是当地民俗文艺活动中的古老传统节目,乡民们对它熟悉、乐见,甚而至于能对每一个主要的动作,作出准确形象的表述和解释,足见其深入人心。当然,类似这种一人演两人的表演形式,并不是仅有哑老背妻一个内容,还有二鬼摔跤等。

武社*

太原自古为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在漫长的历史上,数不清的战争,使这块古老的黄土地,饱经战乱,同时也造就和陶冶了太原人的尚武乡风。年节下的另一种习俗活动“武社*”,就是这种尚武风俗的沉淀和缩影。

所谓武社*,乃是由善于武术的习武之人和他们的**们组织进行的。这种节日红*的内容,既不似“哑老背妻”、“铁棍”、“背棍”等艺术的夸张和表演,也不似“太原锣鼓”、“跑场秧歌”,那样充满喜庆的节日气氛。它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地地道道的武术表演,有着悲壮的格调和剽悍的精神风貌,往往勾起太原人对自己先辈英勇善战,不畏**,保国护乡,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和传统精神的崇拜和向往。

每当武社*开打之时,往往伴随着密不透风的围观之众,它实际上是太原人*喜欢、*向往的红*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各种红*热闹所难以匹及的。

武社*的表演者们,都是青一色的武装短打扮,身着紧身的民族武装,或黑,或青,或蓝,也有白如皓月,红如炭*的。至于头上有戴传统的**帽,有以青、红、白、黑等色的布缎罩头,可谓英姿飒爽,非同一般。他们伴随着古朴雄浑的鼓点,手挥刀、枪、剑、棍、十八般武器,真刀真枪绝不含糊。或有个人献艺者,或有二人对打者,或者三打一的,有时甚至有“群狼扑虎”的若干人围打一人的。总之,刀来棍去,枪到戟往,令人眼花镣乱,心跳不已。

武社*的红*形式,曾中断一度时期,但是,近年来又复炽于年节、喜庆,甚至有再振昔日雄风之势。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