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故里看民居

2014-09-18来源 : 互联网

太行余脉为阳城,可乐山下古上庄。初春伊始,迈入被授予“中国景观村落”的上庄古村,静谧古朴的历史古韵迎面扑来。

漫步上庄古村,轻履古河街畔。远观村口,七米有余的拱圈门楼映入眼帘,南北横空跨越,红墙黄瓦辉映,“水远云从”的黑匾金字高悬圈门之*,古典庄重之余不失非凡气度,这是古庄标志 “永宁阁”。阁楼下,流水潺潺,源于樊山的小溪经街流过,穿阁楼而入庄河,只是随着岁月的沉淀,睿智的村民们早已将河水引入街下,铺石为路,两岸的元、明、清和**以来的或残缺、或完整建筑,镌刻着主人的身份,记录着无声的历史。

村落居中偏西,古建筑以河街为中轴,堡楼和老宅沿河而建,村落的设计**继承了明清时期的礼制习俗,布局严谨有序。河街两岸,布满灰瓦青砖的古建背后,层楼叠院,庄朴盎然。

上庄村是明朝杰出的**家、改革家,官至刑、户、吏三部尚书的重臣**光的故里。吏部尚书冢宰六部之*,总御百官,被后人尊成为“天官”,上庄村因此又有了一个别称——“天官王府”。沿河街南岸拾级而上,紫砂石畔,**光故居屹然坐落于南岸。垂花门额上“尚书”二字沧桑显赫,院内木制隔扇雕花装饰,八棱石柱下依覆莲底座,穿大厅而入后宅,斜砖墁地,圆木横梁,画梁雕栋之余,静显古朴典雅。

站立在厅门之外,你会发现,王府的建筑风格打破了北方传统建筑中主房高大,侧房低矮的惯例,插花楼式样,*有的“状元帽”风格一览无遗。

步移景异,河街对岸,“司农第”章院内,“居仁”“由义”的儒学理念深刻于拱门之上。折弯前行,廊道斜坡,布局精巧之上,砖雕、木雕、石雕,三雕精美。琉璃碧瓦,青砖石木,拱门红土墙饰,磨砖对缝之下,“幼狮滚球”“云纹瑞兽”的破损石印仍在诉说着庄园昔日的辉煌。院内尚存的一株明代腊梅,在春风沐浴下,二度盛开,黄花斗艳,为古朴的上庄古村增添了一抹古香奇色。

沿河街东行,远望南山。松涛浪翻,白松掩映中的炉峰庵,树冠相交,苍翠葱茏,楼台古榭,虽经晨钟暮鼓下的时代变迁,但素朴纯净的民居风情仍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在红尘影里看茫茫苦海,从皓月光中听滴滴清泉”听泉观水,夹杂着原生态的天籁之音入耳萦绕,若是机缘巧合,你还会看到一度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庄秧歌”。青巷深处,回旋曲折,老窗木格依旧,屋顶门楣凋败,山墙高处点点瓜藤野草,恰似景观花墙般缠绕在一起,窄巷宽庭外,院落坡道起伏,树影摇曳,墙影交错,蓝天绿树黑瓦灰墙,将空际映衬出清晰的外廓,通透而富有画意。

地杰人灵,钟灵毓秀。了解上庄的人,会惊叹上庄浓厚的人文气息,更会留恋山野间飘散着的耕读文化遗风。“读书可荣身,耕冶可致富”一句千**来传承的重教入仕理念,使得区区数百人的山村,曾走出五位进士,六位举人,贡监生员达百人之多,一榜两进士的仕途佳话更是轰动朝野。民谣“郭峪三庄上下伏,举人秀才二千五”正是那一时期人文兴盛的真实写照。

繁华落尽,铅华洗净。站在铺嵌着青石板的河街上,北岸,忙碌了**的妇女们在古井旁洗刷,院落里升起袅袅炊烟,孩子们嬉笑着跑过街巷;南岸,则似一幅山水图画卷轴舒:苍烟落照,宗祠古柏,几个老者在古院前的石坪上谈笑着。在晾晒着谷物与柴草的院墙巷道外,清一色的紫砂岩垒成的堤岸,在流水的侵蚀下,虽斑驳**却屹然整齐,在天然之中彰显出古人的机巧和智慧。

临近晌午,远处街门石碾旁,几名老翁妪妇围坐在一起,碗里亮灿灿的小米饭金色飘香,老人略显褶皱的面庞映衬出慈祥般笑容,一个劲地招呼我们落脚吃饭。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