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有名的“烤蹄”铺,铺主是红极一时的励志“烤蹄哥”赖章平。这个出生于1985年的农村小伙,从华侨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后,毅然放弃月薪5000元的工程师职业,在街边卖起了烤猪蹄。
借助**预定、网络团购等方式,如今烤蹄铺月入可达三四万元,*近他还在北京开了一家分店。“烤蹄哥”赖章平表示,自己很享受勤劳付出的收获和馈赠,这一切与他是否是一名大学毕业生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
由于可供选择的岗位并不算多,小魏也和班里的多数同学一样,匆忙投入到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备考当中。可2015年“国考”的报考职位一公布,小魏又一次犯了难。尽管今年的招考人数有2.2万,创下了历史新高,但符合小魏条件的岗位却少得可怜。小魏把自己在宿舍里关了整整一下午,挨个核对招考岗位的报名要求。因为没有任何基层工作经验,又不是党员,*后只找到4个岗位供自己选择。
由于“国考”形势严峻,小魏的很多同学选择了“战略性转移”,开始把找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校园招聘当中。根据往年的经验,小魏学这个专业可以去一些传媒机构做文字工作。但提起这些工作,他又一次摇起了头,“**不了这行”。原来小魏之前也在一家报社实习过近半年的时间,但那段经历却并不愉快。初入报社,就被各种各样的工作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加之之前从没有过相关的从业经历,缺乏经验,刚一开始时经常犯错,有时稿件还要反复修改——媒体工作让小魏很吃力。
近些年来,国内高校文科类专业的毕业人数逐年增加,社会需求却并没有明显增长,就业形势一直不乐观。像小魏这样所学的专业“通”而不“专”的毕业生,在社会化分工日益明确和细化的今天,不得不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