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天气情况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小则决定您明天穿什么,今天要不要洗车,该提醒你的女神穿厚点还是带把伞……大则关系到农业、军事、交通、航空等等。
众所周知,以无趣著称的英国人是*喜欢谈论天气的。当你看到两个英国人正在口若悬河的交谈,或者正在为什么争得面红齿,事实上他们可能只是在谈论天气。有调查表明,“几乎每时每刻都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英国人要么正在谈论天气,要么已经谈论过或正要谈论天气。”
现在,我们中国人见面也**是老土的以“吃了吗”,“吃啥了”互相问候,“今天天气如何”是时髦白领们互相打招呼爱用的口头语。当我们谈论天气时,经常是这样开头的“我看天气预报说……”、“气象预报显示……”。那么“气象预报”们是怎么知晓这变幻莫测的天气呢?
每日同一时间,各地气象站将地面常规观测的温、压、湿、风等气象信息,高空探测网也将对流层与平流层的变化信息传递过来,再加上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手机到的资料,它们被传到国家气象中心作为天气预报员制作预报的“原材料”。
人们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和符号把收到的同一时间各地的气象观测记录填在一张图上,即天气图。天气图就好像医生给病人拍的X光片,它反映出各地天气情况。根据大气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机求解描写天气演变的方程组,预报未来天气,这种方法被称为数值天气预报,得到的图即为预报图。此外还有雷达回波资料、卫星云图资料等等。
天气预报的方法很多,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这么多方法做出来的预报不可能**一致。这就需要根据*新资料进行“会诊”。天气会商就是让各种意见充分发表,相互启发,达成一致,做出*后的天气预报结论。天气预报结论做出后,气象局的影视制作中心,每天会准时完成天气预报节目的制作。预报结论被改写得通俗易懂后,由气象**、先生们向观众诉说,同时还配有各种天气符号及生动的天气情况画面。这就是我们从电视上看到的天气预报节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