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夫妇同心抗癌记

2014-09-09来源 : 互联网

一个被医生判定只能生存五六个月的晚期肿瘤患者,面对生与死的*大考验和艰难抉择,丈夫杨应平与她坚定信念,齐心协力,不离不弃地**生命**——

到方山县采访,同行朋友非得让我见见也是从事新闻工作的杨应平。他们说,杨应平总是用手中的笔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其实他本人就是一个*值得宣传的典型。作为80后,他和身患绝症的妻子不离不弃同心抗击癌魔的行动,受到了所有知情者的敬佩和尊重。

于是,我来到了杨应平的家,见到了这对患难与共的青年夫妇。杨应平说,他们是7月6日从北京经历看病风雨10个月后回家的。10个月,对于在异地他乡与死神争斗的他们真是不易。但眼前的他们,脸上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忧郁,反而充满了灿烂的阳光。这对80后夫妇正在用实际行动谱写豪言壮语:生活再苦,也不能失去信念!

不幸来得总是很突然

2013年中秋节刚过,杨应平的手机突然响了:“姐夫,我姐的病转移了……”这是小姨子从内蒙古包头市打来的,此时杨应平的妻子正在娘家住。杨应平的头如五雷轰顶,瞬间麻木,但他又很快**过来,马上在电话中安顿说:“暂时不要让你姐知道,我立刻去北京联系医生,你们准备一下明天也到北京。”

来不及吃饭,杨应平直奔北京。几个小时的车程,他思绪万千。早在2010年,妻子因咳嗽多日在吕梁市医院检查发现肺部有个肿块,随即在北京大学**医院做了切除手术,杨应平以为平安无事了。他哪里知道肺癌有90%的会在5年内复发转移,而且头部居多。

看着窗外的星空,他是多么焦急,多么胆颤,多么害怕。妻子胃口不好快半年了,眼下已转移到什么部位了?越想越害怕,越想越焦虑。半夜了,他来到了北京,再一次住在了那个曾经熟悉的医院附近宾馆里,一夜没有合眼……

第二**午,妻子和岳母也来到了北京。马上做各种检查。不幸中的万幸,检查结果比想象的好一些,随即开始接受放射*疗。

漫长煎熬换来冰冷判定

放疗是残酷的。因身体消瘦,体力不佳,医生先建议做10次全脑放疗。10次坚持下来了,每次扶着妻子做完后,赶快到了病房,输上降颅压和增效减副的药物,尽管这样也难以避免**、呕吐的痛苦,整得人**都吃不下一口饭。每每看到妻子痛苦的样子时,杨应平的心比针扎还难受,他情愿替妻子去接受痛苦,去承担一切。

之后,医生根据病情又加了10次局部放疗,但做到第7次时,妻子神志不清,胡言乱语,采取了紧急措施后,妻子才安然入睡。岳母悄悄地和杨应平说:“让孩子来一趟北京吧,让母子俩见见。”他没说什么心里却想,不至于吧,难道妻子真的……他没有再想下去,他坚信妻子不会的。

第二天一上班,杨应平便来到放疗科和医生说了昨**午发生的突然情况,医生说停止放疗,待观察后再定方案。随即主*医生给出两种用药方案,便宜的副作用大,价格贵的副作用小,贵药做完至少得30多万。“不用考虑,哪种药对病情好用哪种。”杨应平不假思考地回答说,“万一借不到*,把房子卖掉也要看病。”

医生看出了他的坚定,便把实情道了出来:“卖房子没必要,不是*的事,肺癌脑转移,而且是多发的,属晚期的晚期,放疗了肿瘤暂时会缩小会控制,但两三个月后又会长起来,目前**上也没有好办法,只能姑息性*疗延长生存期,你爱人这情况生存期也就是五六个月,心里要有个准备。”

杨应平又失眠了。2004年当时还在学校教书的杨应平与同是教师的妻子相识,随后他们相爱并订婚结婚,过着平静而温馨的日子。杨应平工作总是很忙,直到妻子被查出病来,无知的他以为一次手术就能根*,依然在县城拼命工作。现在他除了自责,就是暗下决心,有一线希望就一定要坚持*疗,不言放弃。

综合*疗结果令人欣喜

一个偶然的机会,杨应平了解到新的*疗途径。2013年12月2日,杨应平带着妻子走进了北京一家中西医结合*疗肿瘤的医院。按照医院王振国大夫制定的*疗方案,静脉、塞栓、口服、外贴、涂抹、生物*疗等办法同步进行。一个星期后,杨应平的妻子感觉吃饭有家里的味道了,半个月后能够独自下楼,一个月后可以到外边转转了。按照当初三个月一疗程结束时,他带着妻子做了脑部核磁检查。王振国大夫看到拍下的片子和报告,高兴地说:“你已经*好了80%,肿瘤就怕控制不住,控制住了说明不发展了,再巩固*疗两个月。”

有效果了,杨应平高兴,妻子开心。然而,正值一家人沉浸在喜悦当中时,妻子又连续多天抽搐,口吐白沫,神志不清。这是肿瘤*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作了。担心、害怕、纠结再一次笼罩着杨应平。他又跑到北京的许多大医院咨询、购药,效果甚微。*后还是采纳了王振国大夫的建议,连续服用了他给开出的药物,抽搐慢慢控制住了。

从此,杨应平更加注重对肿瘤*疗知识的学习研究,在用药方面也进行着探索和尝试。按照王振国大夫查房时的叮嘱,两个月的巩固*疗过去了,妻子又做了全身检查。结果显示:脑部可见多发钙化灶,右侧枕叶转移瘤明显缩小,摄取程度减低。

这是令人欣喜的结果,是令人惊奇的结果,是来之不易的结果。王振国大夫更是激动地握着杨应平妻子的手深有感触地说:“你能活到今天是**中的**,你应当感到幸福,因为你有一个好老公。”

感动的心,狂喜地跳动着。毕竟肿瘤还是有的,*疗依旧继续。这个时候,他们一方面巩固*疗,一方面做着出院前的相关准备。

面对记者的采访,杨应平坦诚地说:“经历了人世间生与死的考验,我对人生又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感悟。虽然为妻子看病欠下了40多万元的外债,但我觉得很幸运、很幸福。”眼下,他们从北京回家已近两个月了,每天推开家门看到妻子和儿子,杨应平心里就暖暖的,因为这就是家,有家就是幸福的。

临别时,杨应平坚定地告诉记者:“妻子的病情已趋于稳定,但今后的*疗仍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或许哪**病情反弹了,但我们绝对不会放弃,一定会坚持到*后。”

杨应平,恪守着一个男人的良知与责任,担当着作为丈夫的使命和义务。而他的妻子勇敢面对人生磨难,积极配合各种*疗方案,他们携手向前,一定会走得更好更远。

“相关链接”

杨应平微档案

杨应平,1982年生人,系方山县新闻办记者,政协吕梁市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杨应平自2000年从事新闻写作以来,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各类新闻稿件达3000余篇,先后受到县级以上表彰奖励60余次,已出版了个人新闻作品选集 《记录生存亮点》和《我的新闻故事》,共25万字。杨应平采写的稿件先后两次获得山西新闻奖,7次获得吕梁新闻奖。生活中,杨应平助人为乐、无私奉献,2009年被中共吕梁市委、吕梁市人民政府授予吕梁市首届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2012年被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 “走转改”活动先进个人。2012年7月被山西省文明办推荐为中国好人榜候选人(敬业奉献类)。2013年获得吕梁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