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好榜样 三晋好媳妇系列报道之六

2014-10-24来源 : 互联网

聚集力量 共建爱心家园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她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帮助着社会上的各类弱势群体,不辞辛劳、义无反顾,哪里有残弱者哪里就有她和“平陆QQ爱心家园”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她的一举一动,感动并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古虞小城的人们因她而倍感骄傲和自豪,只为身边有爱!

她的名字叫杨线玲,现年52岁,出生在平陆县坡底乡七湾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家中兄妹7人,不幸的是她*小的妹妹在11岁时因病成为聋哑人,这是他们全家*大的痛苦,因而多年来对于残疾人她打心底有一种亲近感,每当碰到身边的残弱者有困难她都会主动帮一把。在家里,婆媳、妯娌、夫妻间都处得非常好,村里人都称赞她是个好媳妇。

2005年的**,她有事路过县城南坡移民新村光贵窑,看到一位下肢瘫痪的妇女爬着往厕所去时,她的心猛地一揪,急忙上前去搀扶那位妇女。从那一刻起,心地善良的杨线玲把关爱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光贵窑里的残弱者。其后的日子里,只要得空,她都会到光贵窑里呆上半天,尽己所能为残弱者做点事情,有时干不过来就拉上丈夫、儿子来帮忙,这一干就是几年多。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总感觉个人的力量太小,怎样才能使更多的人得到温暖呢?她做梦都和残疾人在一起。为此,经过缜密思考,2008年,她利用网络,创建了“平陆QQ爱心家园”志愿者团队,自发地组织爱心人士进行帮扶助残活动,在杨线玲的带领和感染下,广大爱心人士积极参与爱心奉献活动。正是因为她的质朴和善良,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爱心人士。不论何时何地,哪怕几个人,都会在她的组织下,有序地开展扶贫助残服务活动,同志们都热情地称她为杨姐。“平陆QQ爱心家园”创建之初,困难重重。这位农家妇女在别**疑的眼光中学会了电脑,在经受不被别人理解的冷嘲热讽、风言冷语中,顶着压力走过来了。她利用网络QQ群联络爱心志愿者组织活动,队伍不断壮大,由原来的 20余人到现在的600余人。

现如今在她的组织带动下,“平陆QQ爱心家园”已有属于自己的志愿者队伍,有统一的爱心服装、爱心团歌,目前正在组建爱心乐队。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她的行为博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尊重,受到县委、县**的大力支持和表扬。“平陆QQ爱心家园”和杨线玲的名字已经被人们熟知、称颂,成为平陆小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和平陆精神文明的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古虞大地的上空,汇聚力量、传播文明、弘扬***、彰显正能量。

奉公婆赛爹娘

韩玉艾十年如一日地照顾生病的公婆,抚养身患小儿***小叔子的儿子,其孝心感染着街坊四邻、善举打动了亲戚朋友、美名传遍了周边社区。

1986 年,农家出身的韩玉艾师范毕业后,与丈夫喜结良缘。婆家在农村,丈夫上有一位在外地工作且已婚的长兄,下有一位身患小儿***弟弟,而年迈的公婆也是体弱多病。面对这样的家境,玉艾毫无怨言,和丈夫同甘共苦,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玉艾常回家侍奉公婆,洗衣做饭、整理房间,从不叫别人插手。为了让老人减轻负担,她和丈夫经常到地里帮着干活,从不嫌累叫苦。老人逢人就夸:“玉艾不是我的亲闺女,却胜似亲闺女。”整个家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被玉艾操持得井井有条。

2004年,儿子考上大学后,夫妻二人商量着把公婆接到城里来住,但公婆放心不下小叔子的孩子,不愿来城里。为了让老人安心住下,玉艾便把小叔子的孩子也一同接来,由她扶助完成学业。

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10月,公公因脑血栓住进医院。这可把玉艾急坏了,一日三餐,端饭喂汤、端尿洗衣、服药测体温、扶着老人锻炼……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公公的病情得到好转,而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2012 年8月,丈夫患了脑梗住进医院,病情比较严重。人躺在床上,半身没有知觉,玉艾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四处打听,找来了*好的**给丈夫会诊。慢慢地,丈夫**天好起来,终于能生活自理了。她从早到晚,忙完学校的工作,再回家照顾3个病人,这期间的愁苦常人岂能想象?

2013年2月,公公因心肾衰竭去世,剩下80多岁的婆婆。因年事过高,婆婆心脏、血压等都出现了问题,玉艾生怕婆婆犯病,一人住一间房不安全,便陪婆婆睡觉,照顾老人按时服药、按时作息。婆婆血压不稳,凌晨血压高,她买来了血压计,自己请教医生学着量血压,每天早上五点起来给婆婆测量,及时调控降压药,并经常向医生了解脑血管病的状况,合理调节饮食。婆婆说:“我不知道哪辈子修来的福,有玉艾这么一个孝顺媳妇。有时候我话说重了,她从不嫌弃、也不见怪,这辈子我知足了。”

奉养叔公的好侄媳

家住王范乡杜东庄村的侯丽娟,结婚17年来,不仅孝敬爷爷、奶奶、公公、婆婆,还悉心照料丈夫患病的叔叔。

1997 年,侯丽娟刚嫁到邵家时,爷爷、奶奶还健在,公公身体不好,叔公患有精神**症,成天东跑西跑,靠吃药控制病情。当时婆婆和丈夫整天在地里忙农活,侯丽娟在家里照顾老人们。她每天按时按点做好一日三餐,伺候爷爷奶奶和公公吃饭吃药,还要找回乱跑的叔公,像哄孩子一样让他洗手吃饭、按时服药。奶奶、爷爷逢人便夸:说邵家烧高香了,娶了这么好一个孙媳妇,不仅孝敬老人,还把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生活虽然清贫,但一家人分工协作,倒也平平安安。

谁也没想到,婚后第三年的一次意外事故打破了侯丽娟家的平安和宁静。侯丽娟的丈夫出去给别人打地(就是用拖拉机翻地),谁知干着干着车突然熄*了。丈夫一时着急,就用打*机看油箱里是否还有油可用。几乎就在打*机打*的同时,烈焰从油箱里喷薄而出,将丈夫烧成了一个“*人”,烧得他面目全非。面对突然的变故,侯丽娟没有丝毫退缩,也没有怨天尤人,她反而劝丈夫和家人接受现实,抓紧时间*病。她带着孩子在医院伺候丈夫的吃喝拉撒,心里虽然非常难受,但为了不给丈夫增加压力,每天总是强装笑颜。当时一些闺蜜劝她“你们算了吧,离了再找一个,他就是出院了也不知是啥样了,趁你年轻早离早了”。但侯丽娟始终不离不弃。丈夫经过救*,没有被毁容,但是一只眼睛却永远无法见到光明了。

后来,爷爷、奶奶高龄辞世,公公的病情日益加重。老人为了省钱一直不愿住院*疗。侯丽娟说,再没有钱也不能耽误公公看病,不能给自己留下遗憾,就不停地劝说公公,直到老人愿意住院。出院后公公离不了氧气,侯丽娟千方百计找来氧气罐,方便老人随时吸氧。公公肺气肿闻不了烟味,侯丽娟和丈夫又东挪西借,凑了钱装了锅炉。因为患病多年,侯丽娟公公于今年正月离开了人世。

公公去世后,侯丽娟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照料叔公身上。叔公因病终身未娶,无儿无女,也没有劳动能力,不仅不会挣钱,还要常年吃药花钱。但侯丽娟却从没嫌弃过叔公,她既像儿媳妇又像亲生女,让叔公和他们一家住在一起,为叔公买衣服、洗被褥、看病买药,还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孝敬二爷爷,十几年来从未与叔公高声说过一句话。叔公清醒时,就会对街坊邻居说,“我虽然无儿无女,可我侄媳妇比亲闺女还亲”。

和善睦家孝报公婆

她的脸上永远挂着真诚自然的微笑,她勤劳善良、美丽坚韧,把公婆视如亲生父母,用心经营着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她就是运城市盐湖区陶村镇张金村的好媳妇景秀平。

刚嫁到婆家时,景秀平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而不满,相反她每天辛勤劳作,孝敬公婆,左邻右舍谁家有事,她都是尽全力帮忙,大家都夸她是家里家外的“一把好手”。人常说婆媳关系*难处,但景秀平婚后从未和婆婆吵过架、红过脸,甚至连大声说话都没有过。结婚两年后小叔子要结婚,可家里的条件有限,没有多余的房子可住,看着公婆为房子发愁,身为大嫂的她,毫不犹豫地提出自己搬出去住。公婆担心,除了家里的这几间房子,她能住到哪儿去?景秀平东找西找,*后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找了几间土坯房租下,简单收拾了一下就搬了进去。对此,公婆一直心怀歉疚,觉得对不起大儿媳,每当婆婆说起此事,景秀平总是笑着说:“妈,辛苦点怕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您以后再说这事我就生气了。”

2012年,婆婆突患急性脑血栓住院,景秀平二话不说,拿出做生意的钱全心给婆婆看病,日夜守候在病床前,尽心尽力地照顾婆婆。医院的病人和护士一直以为她是婆婆的亲闺女,大家连连称赞道:“像这样的儿媳真是少见了!”有人问她,找个人照顾也是一样的,这样多耽搁生意?景秀平却笑笑说,做儿女的把父母照顾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怎么能借他人之手?

2013年,婆婆又因病住进了医院,行动极其不便,大小便尤其困难。到了晚上,她就用便盆为婆婆端屎倒尿。又臭又脏的活,她却干得心甘情愿、得心应手,把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

景秀平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她虽然没有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和惊天动地的壮举,可她却有一颗*淳朴善良的心。她勤劳持家、孝敬公婆,她以*平凡的举动传承发扬着中华德孝的美德!

孝老扶兄又携弟 大爱温暖全家人

运城市北相镇寨庄村孔偶莲,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伺候着行动不便的公婆,耐心细致地照料着有智障的哥哥嫂嫂和小叔子,赢得了全村人的称赞。

孔偶莲的公公今年84岁,生活不能自理,婆婆也因为脑血栓卧病在床。丈夫的哥哥、嫂嫂和弟弟在智力方面都有一定缺陷。为了一大家子人能过上好光景,孔偶莲的丈夫常年在建筑工地打工,家里的十几亩地以及老人、孩子都交给了孔偶莲。

近几年,随着老人年龄越来越大,孔偶莲把主要精力放在照顾老人身上。虽然经济不宽裕,但她每天早上都要给公公、婆婆冲一碗鸡蛋汤。望着鸡蛋汤,两位老人就想起当年给孔偶莲分家时仅给他们分了3间瓦房,一件家具也没有,孔偶莲和丈夫连吃饭用的碗也是向邻居借的。

公公总是说:“分财产,没给你分下啥,家里也不富裕,孩子还要上学,简单吃点就行了,鸡蛋汤就不要了。”但孔偶莲从没间断过,一坚持就是近十年。公婆常对邻居们说:“这个家多亏有了莲朵,如果不是她,这个家早就垮了。”听到公婆这样说,孔偶莲却说:“我们是一家人,我不照顾他们,谁来照顾他们啊!”

命运好像有意折磨这个苦难的女人。2012年,孔偶莲的丈夫在建筑工地干活时不慎从高处掉落,现在也瘫痪在床,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生活虽然如此艰难,孔偶莲却没有自怨自艾,她在照顾好家人的同时,只要有时间、有能力就去帮助别人。对待邻居,她热心周到、随叫随到。左邻右舍,有什么事也都愿意请她帮忙。现在村里大多数男子都常年在外打工,留在家里的大部分都是女人。每逢春秋季浇地,由于井水供给不足,有的只能排到晚上浇地,邻居有时请她做伴,尽管白天干活已经很累了,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邻居,并准时到地里等着,忙前忙后。有时,一晚上不能睡觉,白天还要照常去地里干活。

孔偶莲用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孝”与“爱”的内涵。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一鸣惊人的壮举,用她的话说,她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这就是一个孝顺媳妇的境界、一个平凡人的伟大之处。

大义担重任 真爱谱孝曲

在盐湖区姚孟乡岳坛村有这样一位家喻户晓的好媳妇,她数年来精心照料年迈多病的公婆,抚养照顾大哥大嫂去世后留下的一双儿女,不计得失、真心付出,用一颗纯朴善良的心,善待身边的每一个家人。

李艳萍的丈夫弟兄两个,两家和睦相处,共同照顾公婆,其乐融融。但天有不测风云,2001年冬天,大哥大嫂煤气中毒不幸双双身亡,身后留下了一对未成年的儿女,还有年迈的公婆,再加上自己的一双儿女,从此,李艳萍夫妻俩就担负起照顾这个八口之家的重担。丈夫去广州打工后,李艳萍一个人在家照顾年迈的公婆和四个孩子,苦和累可想而知。

哥嫂去世后,由于深受打击,不久婆婆就得了冠心病、面部神经瘫痪,连喝水都不会。李艳萍想办法用勺子喂、买来奶壶喂,冲奶粉、蒸鸡蛋羹,想尽办法让婆婆吃进去东西。她带着婆婆走遍了大小医院。一年多后,婆婆*终因病情加重离开了人世。在婆婆瘫痪在床的*后三个月里,李艳萍和两个姐姐一直日夜陪伴,精心照料,直到老人离世。

2002年,侄女在运城结婚,因婆家在外地,李艳萍这个当婶娘的连娶带嫁,忙得不亦乐乎。侄子带女朋友回家,她每次都是高兴地包包子、饺子地招待。侄子结婚,李艳萍就像给自己儿子办事一样,别人有啥给准备啥。李艳萍说:“钱还能挣,我不想让孩子感到没有父母的孤独,我把他们照顾大,他们就是我的儿女!”

李艳萍的公公患有肺气肿、心脏病,6年来共住院15次。每次都是她在家做好可口的饭菜送到医院,不论刮风下雨还是数九寒天,一日三餐从未耽误过,每次送饭时都要笑着问公公明天想吃啥。肺气肿不能着凉,李艳萍就给公公买了电暖器,心脏病给配了个氧气罐。每年腊月公公生日时,她总要为老人添置新衣。李艳萍对公公的体贴和关心,让老人慢慢从失去大儿子的痛苦中走了出来,脸上重新有了笑容,逢人便说,有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儿媳。

李艳萍对公婆的孝心,和对晚辈的爱心,赢得了大家广泛的赞誉。她团结邻里,助人为乐,有口皆碑。她用自己*朴实的情感书写着***之歌,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家里的一片天!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