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根据连日来深入我省小麦主产区开展的冬前苗情、墒情调查情况,提出我省小麦冬前管理技术建议,用于指导农技人员和麦农做好田间管理,为来年我省小麦稳产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10月份,我省小麦播种后降雨少、气温高、光照不足、播期长,造成目前小麦苗情复杂。旱地小麦出苗好,苗匀、苗壮;扩浇地小麦出现旺长趋势,群体大、分蘖多;水地麦田群体大、个体弱、苗龄小、叶片细长、叶色黄绿。另外,由于气温高、日照少、群体大,旱地和扩浇地部分田块白粉病、锈病和麦蚜中等偏重发生。
针对今年冬前我省苗情复杂的特点,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提出,要因苗、因时、因地、因墒分类做好冬前管理,弱苗田注意提温增墒,促进个体发育,促弱转壮;旺苗田适时**,控上促下,形成冬前壮苗群体;表墒差、翘墟麦田,应冬水前移,塌实土壤,促根增蘖,**安全越冬。
旱地麦田冬前管理**是中耕锄划、耙耱保墒,稳壮防旺。地膜覆盖小麦冬前管理**是防旺和冬春护膜,目前地膜覆盖小麦以壮苗为主,冬前应结合中耕除草对地膜覆盖小麦进行一次护膜。扩浇地应做好冬前控旺,选择晴天**,或重耙耱,或深中耕,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根系深扎,控旺转壮,**安全越冬。水地小麦冬春管理应以促为主,促弱转壮,增加冬前分蘖,培育壮苗个体。同时因*时播种,整地质量差、坷垃多、土壤翘墟的,应及时冬浇,以沉实土壤、平抑地温、促根增蘖。